本報訊(記者 王敏悅)今天,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5G新媒體平臺與中國電影資料館聯合完成的首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,將正式登陸全國院線。這部曾于1958年首度上映的紅色經典,時隔63年后又將以嶄新的面目與觀眾“重逢”。
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原片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,王蘋執導,孫道臨、袁霞主演。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,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,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。作為新中國第一部講述黨的隱蔽戰線英雄人物的經典影片,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影響了幾代中國人。
據了解,為完成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修復項目,修復團隊把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機交互式AI上色與傳統修復手法相結合,對影片原有黑白影像進行逐幀修復與著色,為這部紅色經典注入了新鮮活力。整個修復過程歷時7個多月,需要修復的黑白影像超過16萬幀。
9月21日,4K彩色修復版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亮相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,喚起國人集體回憶。10月4日起,該版本又在全國 31 個省區市舉辦約100場點映活動,其中也包括蘇州的兩家影院——幸福藍海影城蘇州綠寶IMAX店和紅星電影世界蘇州金輝店。據蘇州綠寶IMAX店后臺數據顯示,影院舉辦的兩場電影活動觀影人次共計248人,平均上座率達78.8%,不少觀眾表示曾經看過原版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。
今年35歲的市民吳女士特地帶著10歲的兒子觀看點映,她告訴記者:“經典的電影就是這么神奇,它曾經感動過我和我的父輩,我也希望它能讓我的下一代汲取到紅色的養分。”